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注泄

猜你喜欢

  • 小便数

    证名,出《灵枢·经脉篇》。又称小便频数,详该条。

  • 上半日咳

    指咳嗽在午前发作者。多由胃火犯肺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上半日咳,痰稠黄,胃火也。宜二陈汤加竹茹、贝母、石膏。”《张氏医通·咳嗽》:“上半日嗽,多属胃火,竹叶石膏汤降泄之。胃气虚者,补

  • 赤游肿

    出《颅囟经》卷上。即赤游丹。详该条。

  • 五走

    指五味所走的脏器组织。①《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②《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素问·至真要大论》“先走”作“先入”,其义

  • 饶九万

    【介绍】:见饶鹏条。

  • 疰痖

    出《治疹全书》。即疹后失音。详该条。

  • 踝骨脱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 卧胎

    病名。即胎不长。《济阴要略》:“按荫胎者,由于妊母体质素怯,胎失其养,荫而不长,一名卧胎。”参见胎不长条。

  • 巨虚上廉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上巨虚,见该条。

  • 雷公救疫丹

    见《急救异痧奇方》。即雷击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