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

又称针注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局部注射麻醉药物者,则称穴位封闭疗法。是指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入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兼备针刺和注射药物的作用。临床操作时,在选取的穴位上,按肌肉注射的要求,当进针得气后,即可缓慢推入药液。一般说来,凡适合于肌肉注射的中西药物,大多可据情选取。常用的有葡萄糖、各种维生素、普鲁卡因,当归红花注射液及部分抗菌素等药物。通常用量均小于该药物的常规剂量,头面和耳部穴位须更为减少。施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必要时,须做药物过敏试验,还应避免将药液注入关节腔内或刺伤内脏。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常用于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高血压,肝炎,消化性溃疡及神经衰弱等。

猜你喜欢

  • 痰火耳聋

    耳聋的一种。《医学入门·耳》:“耳聋有痰火。”多因膏粱胃热上升,两耳蝉鸣,热郁甚则气闭而致。《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以聋之为病,多由痰火郁络,非磁石镇坠,乌桂椒辛,菖蒲辛散以通利老痰,则郁火何由

  • 西国草

    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 臂痛

    证名。指上下臂关节、肌肉作痛。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痰饮留滞、血不荣筋、阳气不足、气滞血瘀或提挈重物损伤所致。《证治要诀·臂痛》:“臂为风寒湿所搏,或饮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皆致臂痛,有肿者,有不肿者。…

  • 妊娠霍乱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胎前霍乱。多因孕期贪凉饮冷,饮食不洁,感受秽浊之邪,以致卒然发作,腹中绞痛,上吐下泻等。《叶氏女科证治》:“妊娠霍乱,或邪在上胃脘,则当心痛而吐多;邪在下胃脘,则

  • 巨指

    大指的别名。

  • 疮疡大便不通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期间兼见大便秘结。若疮肿焮红头痛,脉洪数实大,欲作脓时移热肠胃而致便秘者,宜泻热通下,方用内疏黄连汤;若溃后出脓血较多,肠失濡养,形衰便秘,脉微芤数者,宜补虚润

  • 窦汉卿

    【介绍】:见窦杰条。

  • 亚麻仁

    见《国药的药理学》。即亚麻子,详该条。

  • 表里

    八纲中用以辨别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二纲。一般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较轻浅;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较深重。伤寒与温病的证候分类中,对表里证的辨别,有明确的区分:伤寒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

  • 化癥回生丹

    《温病条辨》卷一方。人参六两,肉桂、两头尖、麝香、姜黄、川椒炭、虻虫、三棱、红花、苏子霜、五灵脂、降香、干漆、没药、香附、吴茱萸、延胡索、水蛭、阿魏、川芎、乳香、高良姜、艾叶炭各二两,公丁香、苏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