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褚氏遗书》。即一孕三胞胎。
《外科精要》卷下方。桂心、厚朴(姜制)、附子(炮,米醋浸淬三、五次,去脐,火干)、炙甘草、炒白术各一两,木香一钱,乳香(另研)二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腹米汤送下。治阳气虚
指病邪壅塞在体表。《素问·刺要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壅则邪从之。”
指因久咳或剧咳损伤肺络,引起的咳血、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治宜清金降火或清络保阴。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戴思恭条。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热性药一般是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降的作用。但亦有例外,如巴豆性热,能向下通大便。
解剖部位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两骨相连接处。详关节条。
见《泉州本草》。为萆薢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