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奇效良方》。又名倒靥、黑疮倒靥、陷伏。痘疮收靥时,外感寒邪,腠理复闭,身痛四肢微厥,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出痘时感受风寒或毒气弥盛,心热与外热壅郁,蒸腾不消,毒复入里;或食少腹泄,脏腑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方。五倍子适量。为细末,米醋熬膏,先抓破患处,后将膏敷上。治顽癣。
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是指治疗痹症时,将针烧红,迅入速出的针刺方法。意与劫刺同,参见该条。
人体部位名。指足跟部。《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结于踵。”
见医学摘粹条。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治血虚腹痛。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即硝石矾石散,见该条。
【介绍】:见高濂条。
证名。指凛慄恶寒。《灵枢·口问》:“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慄。”参见振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