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正元丹

正元丹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正元丹

药方名称正元丹

处方附子干姜良姜 乌头各120克胡椒荜澄茄人参豆蔻白术桂各30克 (一方有赤石脂诃子、川椒各30克,无桂枝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寒湿久滞,心腹胀满,胁肋牵疼,吞酸气逆,呕吐清涎;症瘕积聚,上下奔冲;腹胀肠鸣,泄泻滑肠,里急后重,手足厥冷,口中气寒;及膈间停水,胁下饮癖,眩晕恶心,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正元丹

药方名称正元丹

处方香附500克(用艾90克,先以醋同浸一宿,然后分开制之,酒、盐、酥、童便各制125克)阿胶(蛤粉炒)60克枳壳120克(半生用,半麸炒)怀生地(酒洗)熟地(酒浸)当归身(酒洗)川芎(炒)各120克白芍药250克(半生、半酒炒)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治月经不调,久不受孕。(不孕)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盐汤吞下50~60丸。

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四

猜你喜欢

  • 归芍调血汤

    药方名称归芍调血汤别名归芍活血散处方当归(酒焙)5钱,酒赤芍3钱,酒白芍5钱,川芎5钱,紫草5钱,红花5钱,木香2钱,血竭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麻色淡白。用法用量每5岁者服1钱,10岁以上者服2钱

  • 安胎枳实散

    药方名称安胎枳实散处方枳实2分(炒),艾叶1分,阿胶(炙)1分,前胡1分,芍药1分,石韦(去皮)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伤寒,至5、6日未愈,心腹上气,焦渴不止,食饮不下,腰疼体重。用法用量

  • 蓼汤

    药方名称蓼汤处方蓼1大握。功能主治霍乱转筋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汤熏洗,或以帛蘸汤熨患处。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

  • 豆根散

    药方名称豆根散处方山豆根。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癣疮。用法用量以腊月猪脂调涂之。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六

  • 地丁散

    《圣惠》卷六十五:地丁散药方名称地丁散处方地丁半两,(庶虫)虫半两,倒钩棘针半两,露蜂窠半两,蛇蜕皮半两,粟米半两,黍米半两,大麻仁半两,黑豆半两,赤小豆半两,乱发半两,折牛弮半两,射生箭半两,熟红帛

  • 二苓二术汤

    药方名称二苓二术汤处方白术2钱,苍术1钱,白茯苓3钱,赤茯苓3钱,陈皮1钱,天仙藤2钱,通草1钱,草豆蔻1钱。功能主治湿证。用法用量水煎服。如湿邪上受,而为外湿者,加羌活、独活、防己各1钱5分;如湿自

  • 麻黄杏仁饮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饮处方麻黄桔梗前胡黄芩陈皮半夏各3克杏仁细辛各2.4克防风2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脉浮紧。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参连丸

    《杨氏家藏方》卷七:参连丸药方名称参连丸处方艾叶(用糯米糊拌,焙,取细末)45克干姜(炮,取末)60克(同艾末用米醋900毫升,慢火熬成稠膏)宣黄连45克(锉如豆大,用吴茱萸45克同炒紫色,拣去吴茱萸

  • 补气黄耆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气黄耆汤药方名称补气黄耆汤处方黄耆(锉)人参茯神(去木)麦门冬(去心,焙)白术五味子桂(去粗皮)熟干地黄(焙)陈橘皮(去白,焙)阿胶(炙燥)各30克当归(切,焙)白芍药牛膝(酒

  • 二冬散

    药方名称二冬散处方天冬、麦冬(各去心)、玄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为丸。功能主治口舌生疳,久患不愈。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二冬丸”。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