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折伤薄》。即骨折。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存斋。高邮(今属江苏)人。喜读百家之说,尤穷究医理,医名闻于江淮。主张为医者当“仰揆天时,俯察地宜”,重视运气学说,并以之按症处方,治多效。撰《医学至要运气指明》2卷(1614)
病名。即遗尿。《素问·宣明五气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景岳全书·杂证谟》:“遗溺一证,有自遗者,以睡中而遗失也。有不禁者,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又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此
见针方六集条。
指伤寒病汗、吐、下、和、温、清等六种治法。
见《灵枢·肠胃》。消化道的一部分。有小肠、大肠之分。参见各该条。
【介绍】:见沈明宗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即鼻息肉、鼻菌、鼻痔。详各该条。
耳鸣的一种。《证治准绳·耳》:“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明医杂著》卷三:“大抵此症,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于耳也。”证见两耳蝉鸣,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口苦,二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