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李调

李调

【介绍】:

宋代人,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一作李诇,字孟言,号樗散生。负气节,善诗。从杨维桢学,卖药于金陵(今南京)。

猜你喜欢

  • 张畹香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浙江绍兴人。著有《张氏温暑医旨》1卷及《张畹香医案》。

  • 内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内疔者,先发寒热,体痛、头痛,数日后,胸腹、背胁、头面手足间有一处甚痛而肿起,即内疔所发之处。急用霹雳火汗之,并内服败毒散;若毒势不尽,憎寒壮势不减,宜服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

  • 黄皮核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 膊(bó 博)

    又名臂膊。①指上肢(上膊)和前臂部(下膊)。②指上臂外侧。

  • 鸡膯疳

    病证名。疳疮的一种。①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生下疳时,兼见痛引睾丸和阴囊坠痛者。②包茎水肿也称鸡膯疳。

  • 爆骨搜牙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牙匡之上,逐齿红肿,骨中极痛不可忍者,名爆骨搜牙。若通牙床上红肿,或在外牙床肿者,或在内牙床红肿,口内作烧生痰,名搜牙风。”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紫地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 望诊遵经

    诊断学专著。2卷。清·汪宏撰于1875年。作者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其他著作中搜集有关望诊资料整理而成。内容丰富,持论悉遵经义。上卷叙述望诊的重要性及其掌握运用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周身部

  • 喜热饮

    喜饮热的汤水。属里寒证。宜温中散寒。也见于湿盛或痰湿阻滞的病证,宜燥湿理气或兼化痰。

  • 医学读书记

    书名。3卷,续记1卷。清·尤怡撰于1729年。本书为读书证治心得杂记,每条标明分题,征引古代文献中有关内容,作扼要的辨析,或予以评述和考证。书中附述医案引条。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产后内极七病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血气伤竭为内极七病,即旧方所云七害也。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任(任同妊),七者害眼。皆产时伤动血气,其后虚极未平复,犯此七条而生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