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当之本草经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卷,三国时李当之撰,已佚。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卷,三国时李当之撰,已佚。
病名。又名兜腮喉痛。多由痰火邪毒炽盛上炎致疮痈兜腮而发。症见腮下肿甚,疼痛连及咽喉,牙关开合不利,饮食吞咽受累。《增删喉科心法》:“此症生于两腮肌肉不着骨之处。高肿红色焮痛,连及咽喉,初起寒热往来。”
病名。出《洞天奥旨》卷九。即阴包毒。见该条。
病名。出《素问·腹中论》。即胃脘痈。见该条。
解剖学同名骨。位于头前上方。
【介绍】:见唐椿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素问·天元纪大论》:“承岁为岁直。”详承岁条。
证名。指元气不足,因劳累而发的寒热。《张氏医通·寒热》:“元气虚人,遇劳即发寒热,此元气下陷之故。或劳力而发寒热,腿缝中结核作痛,谓之劳发,俱宜补中益气汤。”参见气虚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劳热等条
即语言蹇涩。《诸病源候论·蹇吃候》:“若府藏虚损,经络受邪,亦令语言蹇吃。”详见语言蹇涩条。
出《灵枢·五色》。即子宫。《类经》卷五《色藏部位脉病易难》注:“子处,子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