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孙志宏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即痄腮。详该条。
出《证治要诀》。即鳖甲,详该条。
病名。见《喉症指南》。多由患乳蛾,余毒未尽,复感时行疫疠之邪而变生白喉。治宜疏解疫毒、养阴清热。可选用银翘散、养阴清肺汤等加减。参见白喉条。
古病名。指湿温误治的重症。《伤寒类证活人书》卷六:“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此名湿温也,……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脾属土主湿,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钩藤之处方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目痒。详该条。
病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卷四:“温疹之证,西人名为猩红热,有毒菌传染……。”即烂喉痧。详该条。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