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方剂配伍

方剂配伍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及配伍禁忌等原则,选择适当品种和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方剂配伍的原则,是按各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臣、佐、使四部分。而配伍的宜忌,则有相湏、相使相反相畏四种情况。参见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儿发不生

    病证名,多因气血不荣于发所致。《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气血损少,不能荣于发,故令发不生也。”亦有因疮而秃落者,均宜地黄丸内服。

  • 铃铛菜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 火消

    见《本草纲目》。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 刘居士

    【介绍】:见刘信甫条。

  • 白蔻衣

    见《中药大辞典》。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 仙传化毒汤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金银花、天花粉各一钱二分,甘草、防风、黄芩、白芍药、赤茯苓、贝母、连翘、白芷各一钱,半夏七分,乳香、没药各五分。酒、水煎服。治痈疽,发背,乳痈,无名肿毒。

  • 楝皮

    出《斗门方》。为苦楝皮之简称,详该条。

  • 肩髆

    人体部位名。指肩胛部。《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

  • 绣球风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肾囊风。详该条。

  • 蓄血腹胀

    证名。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由表邪已解,血蓄下焦所致。症见腹胀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详伤寒腹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