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相反。据文献记载有十八种药物相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
指脾气、脾阳、脾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虚,论曰脾象土,位处中焦,主腐化水谷,通行营卫,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即舌衄。详该条。
属阴的生命物质基础的枯竭,则属阳的生命活力随之而消失。如亡血可致气脱。参见脱证条。
【介绍】:见刘瑾条。
《医学入门》卷七方。又名血竭膏。锦纹大黄四两(一方加香附)。酒浸焙干为末,醋熬膏成丸,鸡子大,每服一丸,睡前温酒化下。治妇人干血气,月经闭止。
听小儿声以辨脏腑病虚实的方法。见《幼科全书》。声悲是肝病,声笑是心病,声呼是肺病,声沉是肾病,声清是胆病,声短是小肠病,声速是胃病,声长是大肠病,声微是膀胱病。声悲慢是肝脾相克病;声速微细是胃与膀胱相
书名。14卷,卷首、卷末各1卷。清·黄元御撰。作者对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编次颇多攻讦,并力图“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析,复其次第”。书中将《伤寒论》所载113方,分别六经病证,予以剖析贯串,并注明本病
【介绍】:见张时彻条。
针对表有风寒,内有水饮证的治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以麻桂散表邪,半夏、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