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病证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白睛先赤后痒痛,泪下闭涩难开,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赤脉横贯,宜地黄散。”即混睛障。详该条。
见《兽医国药及处方》。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水邪与宿食相搏,结聚于胁下而成的癖块。《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于胁下,时有弦互起或胀痛,或喘息短气,故云癖结,脉紧实者,癖结也。”参见癖有关条。
【介绍】:元代医僧。号忠顺药师。江西德兴烧香院僧人,1323年(至治三年)任五省采药使。
即苇茎汤,见该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脉诀刊误条。
即养正汤,见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论》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