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发背

手发背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手背发手背毒手疣手背疔,俗名蜘蛛背。此证生于手背中渚液门二穴。属手三阳经,由风火与湿凝滞而成。初起形如芒刺,渐觉疼痛,若高肿红活,焮热溃速者为痈;若漫肿坚硬,无红无热,溃迟者为疽。凡溃后筋骨露者难愈。宜服活命饮黄芩黄连、山栀、桔梗升麻;有表证者羌活散汗之;有里证者内疏黄连汤清之。外用梧桐叶、紫地丁各等分研细末调敷,或用柿根膏外敷。属手背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猜你喜欢

  • 病证名。指经血妄行,即妇女的血崩病。由于阳盛阴虚,迫血妄行而成。《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参见血崩条。

  • 祛寒化痰

    化痰法之一。治疗寒痰的方法。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症见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温,舌淡苔滑。用桂枝、茯苓、干姜、姜半夏、细辛等。

  • 酒毒喉痹

    病名。指喉痹之因于酒毒者。多由痰湿之体,伤于酒毒,湿热酒毒之邪薰蒸心脾,致痰湿热毒壅塞咽喉。《焦氏喉科枕秘》:“此症上焦心脾二经之火,因酒伤而起。形如鸡卵,其色鲜红,其光如镜,壅塞喉中,发热恶寒,头痛

  • 食饱咳

    病名。指饱食后发咳嗽。多因脾胃虚弱所致。《不居集》卷十五:“食饱咳,每一食饱则发咳嗽,此脾胃虚寒也。宜用《千金》温脾汤。若咽中痛而声鸣者,加干姜一两。”参见咳嗽条。

  • 谢玉琼

    【介绍】:清代医家。字昆秀,号璞斋,安城(今广西境内)人,精于儿科,善治痘疹,撰有《麻科活人全书》(1748年后改名《郑氏瘄科保赤金丹》或《郑氏瘄略》)。

  • 温热病指南集

    书名。1卷。原题清·陈平伯撰。刊于1809年。本书前述温热病大意,次为风温证条例,论述风温诸证证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逐条予以辨注分析,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后列湿温证条例,内容与《湿热条辨》

  • 颡叫子

    医疗器械名称。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听讼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此

  • 月经后期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 惜分阴轩医案

    书名。4卷。周镇撰。刊于1916年,不分类。作者于复杂病证中,善于治疗虚体挟实之证,治法近于叶天士一派。在临证中能随证变通,化裁治方以切合病机。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收妇科、五官、伤科等,内容较为丰富

  • 风痰哮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风邪与痰气相搏所致的哮吼。风邪袭肺,痰阻气道,肺气壅阻而发哮。治宜祛风宣肺,豁痰利气为主,用千缗导痰汤、黄芩利膈丸、定喘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