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多由心肝二经血热上冲所致。症见耳内流脓并带红色。治宜清肝凉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参见聤耳条。
【介绍】:三国时期针灸学家。彭城(今江苏境内)人。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学生,认为胸腹背之间“针之不过四分”的理论可以改变,主张深刺,但未说明直刺、斜刺,可供进一步研究。
出《本草拾遗》。为荷叶蒂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介绍】:见方有执条。
见《重庆草药》。为冬葵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圆,通员。即员针。详该条。
鬲,同膈。横膈膜上胸腔部。《素问·刺热论》:“颊上者,鬲上也。”
《医方经验汇编》方。鲜荷叶2~3张(捣烂),鲜菊叶1握(捣),赤豆(研细面)30克。蜜和调涂局部。治重证大头瘟,头面焮肿,破流秽水,状如烂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