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8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厥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指肾有充养骨骼的作用。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骨则强壮。故有肾生骨髓,肾充则髓实之说。说明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与肾气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书名。2卷。清·邹岳撰于1838年。上卷为疮疡总论及身体各部发有定位的疮疡;下卷为发无定处的疮疡、小儿诸疮及奇怪疮毒;末附以经络内景图说、脉学提要、杂症、药品揭要,及吴锦堂、胡俊心二氏外科医案。解放后
【介绍】:见俞应泰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宋代医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精于医术,为翰林医学,后随高宗赵构南渡,迁居余姚。精于小儿科,著有《卫生家宝》、《小儿方》,均佚。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
类中风病证之一。因悲哀过度,精神消耗,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病名。又名翳。《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朦胧如轻烟薄雾,渐渐失明……,不靓人物,犹辨三光,翳如凝脂色,瞳人端正,状宜金针。”由于此障“黄色而大,凝滞无吸收,故曰涩翳”(《疡医大全》卷十二)。
见《医门补要》卷中。即赤白游风色白者。详该条。
【介绍】:见韦慈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