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卷十方。熟地黄二两,山茱萸、白芍药各一两。水煎服。治肝肾阴虚,不能养心,至夜口干舌燥,心烦失眠。
参见虫痛条。
病名。类中风之一。见《证治汇补·似中风章》。又名湿中。《医学心悟·类中风》:“湿中者,即痰中也。”多由湿盛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而致病。症见猝然眩晕,发麻,昏倒不省人事,舌本强直,喉有痰声,四肢不举,脉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管道通过肛门括约肌或肛管直肠环上下而深达直肠的内外瘘。宜挂线疗法或配合手术治疗。
亦称假苔。舌苔被食物或药物所染,改变原来苔色。如食橄榄、杨梅可染为黑苔,食枇杷可见黄苔。望舌时须加以注意,排除假象。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即瘖。详见瘖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地锦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玉堂。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长于诊治痘疹,曾任太医院御医,编纂有《痘疹定论》一书(1713年刊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龙泉。即然谷,见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山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