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阴亏虚的方法。属滋阴法中的一种。因肝肾同源,故本法又类同于滋养肝肾。但滋肾药多质腻味咸,养肝则多取酸甘化阴。常用枸杞子、女贞子、白芍、旱莲草、蕤仁、五味子、葳蕤、酸枣仁、桑椹等。
恶,畏恶。《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马莳注:“心本属火,火之性热,而受热则病,故恶热。”心为火脏,热极则心火炽盛;心主血脉,热甚火炽则津血耗伤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
肝、心、脾、肺、肾五脏与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合称十一脏腑。见《侣山堂类辨》:“十一脏腑,应天之六津五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肩髃。见该条。
【介绍】:见夏鼎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亦称肝气犯胃。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导致胃失和降。证见胸胁胀满,善太息,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嘈杂或呕恶,苔薄黄,脉弦等。治宜调和肝胃法。
见《本经逢原》。为猫胞衣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五痔方》1卷。
病名。系指腮颊牙龈焮肿疼痛。多由邪火痰毒炽盛所致。症见腮颊肿起,牙龈亦肿或破溃,疼痛、饮食有碍、吞咽不利,苔黄脉数。《奇效良方》卷六十一:“腮颊结肿者是也,牙尽处肿破。”治宜解毒泻火,祛痰消肿。方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