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性感觉病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清凉至宝散,见该条。
见《千金翼方·本草》。为米皮糠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后《针灸甲乙经》等书列作鸠尾穴之别名,见该条。
【介绍】:见跗阳条。
【生卒】:公元十世纪【介绍】:北宋医家。973年(开宝六年)奉命与刘翰、马志、陈昭遇等编修《开宝新详定本草》二十卷。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又参加编写《太平圣惠方》。990~994年(淳化年间)为太宗
见女科、产后编条。
【介绍】:见唐宗海条。
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妊娠后出现各种疾病的总称。如恶阻、胞阻、子肿、子气、子满、皱脚、脆脚、子嗽、子烦、子悬、子痫、子淋、转胞、胎漏、胎动不安、小产、堕胎、惯堕胎、子瘖、孕悲、子死腹中、胎不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卡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