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经期血从上逆,以致口鼻出血。曾鼎《妇科指归》:“经来时,忽从口鼻出者,因多食椒姜热极,火升血逆而上。治宜清热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参见逆经条。
《症因脉治》卷二方。青黛、海浮石、栝蒌仁、川贝母。治肺经咳嗽,肺有热痰者。
参见痘疹定论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胁痈。见该条。
出《理虚元鉴》。指治疗虚劳病证,禁用燥烈、伐气、苦寒的药物。
【生卒】:十一、十二世纪间【介绍】:北宋医生。籍贯不详。北宋末年卖药于开封。因曾用草药治愈宋徽宗子之病而官至翰林医正。集有《小儿医方妙选》3卷,已佚。参见闻人耆年条。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紫苏饮,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锦地罗之别名,详该条。
妊娠的别称。《隋书·经籍志》有《六甲贯胎书》,后世有称妊娠为“身怀六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