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三。即异功散第一方,见异功散条。
见《中药志》。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的别名。系指脓耳耳内流脓腐臭者。又叫内耳疳臭。名称各异,总由积热上壅或风水入耳所致。久病可致耳聋。参见聤耳、耳疳条。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按摩导引之意。机,动也。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又作案抏、案玩。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扤,也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案同桉;机通玩,意义均同;即按摩和活动肢体的意思。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偏风,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高级官员工作,官阶正四品。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惊吐。见该条。
即阴痒。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桐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