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头面皮肤湿红,瘙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蔓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外搽青黛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幼科直言》卷二方。羌活、葛根、红花、荆芥、连翘、山楂肉、牛蒡子、蝉蜕、陈皮、甘草。加荸荠,水煎服。治痘疹见点一、二天者。
《石室秘录》卷六方。水蛭(炒黑,研末)、雷丸、红花、枳实、白芍药、牛膝各三钱,当归二两,桃仁(去皮尖,捣)四十粒。水煎服。治血臌。
见《闽东本草》。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肝郁。详该条。
即阿胶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证同。见阿胶散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即玳瑁,详该条。
【介绍】:见严观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即疫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