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红袍

小红袍

药材名称小红袍

拼音Xiǎo Hónɡ Páo

别名五叶藤、五月藤、地星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普渡天胡荽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handelii Wolf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6-30cm。匍匐茎短;茎直立或平卧上升,细弱,无毛,不分枝。叶互生;叶柄细弱,长3.5-13cm;叶片草质,心状圆形,长2-4cm,宽4-6cm,5-7裂,裂口深达中部以下,几成直角;中间裂片卵状披针形,中部与下部近等宽,边缘疏生不整齐锯齿,齿直立或稍向外糨;两侧裂片略短于中间裂片;表面深绿色,密被粗伏毛,背面淡绿色,平滑无毛;叶脉掌状。伞形花主邓单生于茎顶,与叶对生或腋生;小总苞片细小,略呈紫褐色;小分辩率形花序有花20-28;花白色;花瓣卵形;花柱于果熟时向外反曲。果实心状卵形,长约1.2mm,宽约2mm。花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50m左右的山坡、路旁、林边、草地等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茎细弱而弯曲,光滑无毛,长16-30cm,不分枝。叶互生,多皱缩,完整叶呈心状圆形,长2-4cm,宽4-6cm,5-7裂,中间裂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疏生不整齐的锯齿,表面通常深绿色,密被粗伏毛,背面淡绿,平滑无毛;叶脉掌状,基部有毛;叶柄细弱,长3.5-13cm。质脆。气微,味淡。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截疟。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小儿喘咳;跌打肿痛;骨折;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堇叶山梅花

    药材名称堇叶山梅花拼音Jǐn Yè Shān Méi Huā英文名Thinleaf Mockorange别名细叶山梅花、薄叶山梅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堇叶山梅

  • 野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根药材名称野樱桃根拼音Yě Yīnɡ Táo Gēn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樱桃"条。性味甘,平。

  • 大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蒜药材名称大蒜拼音Dà Suàn别名蒜、蒜头来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Allium sativum L.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具强

  • 红绿草

    药材名称红绿草别名红草来源藜科红绿草Alternanthera versicolor Hort. ex Rege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栽培。栽培本品常在庭园栽培为观赏植物。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凉血

  • 白千层油

    药材名称白千层油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L.原形态乔木,高达18

  • 苦楝寄生

    药材名称苦楝寄生拼音Kǔ Liàn Jì Shēnɡ别名相思树寄生、酸柚寄生、黄皮寄生、槐花寄生、枇杷寄生、桑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松树桑寄生(《海南植物志》)。出处《

  • 鸡脚刺

    《中药大辞典》:鸡脚刺药材名称鸡脚刺拼音Jī Jiǎo Cì别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

  • 白术

    《中国药典》:白术药材名称白术拼音Bái Shù英文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

  • 化橘红

    《中国药典》:化橘红药材名称化橘红拼音Huà Jú Hónɡ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GRANDIS别名化州桔红、橘红、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来源本品为芸香

  • 鸡嗉子

    药材名称鸡嗉子拼音Jī Sù Zǐ别名野荔枝(《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山覆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头状四照花的叶及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常绿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