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袁坤厚条。
证名。指呕吐清水或涎沫。《素问·痹论》:“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素问吴注》卷十二:“寒气乘之故发呕,湿气乘之故涌出涎汁。”详吐清水、吐涎沫条。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阴心经,见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五品。
病证名。出《素问·平人气象论》。亦称头疼。凡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的疼痛,总称头痛。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níng宁)又名耵耳,俗称耳垢。乃耳孔泌出液体与进入耳中之尘垢结成。大量耵聍堵塞,则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灵枢·厥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