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
同客气。详该条。
同客气。详该条。
《外科启玄》卷十一方。大黄、栀子、牡蛎、金银花、木通、连翘、乳香、牛蒡子、没药、栝蒌、皂角刺、地骨皮各等分。为末,每服五钱,壮者加朴硝,水、酒各半煎服。治疔疮走黄。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嚇痈。见该条。
见《本草集要》。即月经之血。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即健忘。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详该条。
指针刺前,将针置于机体近处暖热后再予针刺。《针灸聚英》引《素问遗篇注》:“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温,又曰著身温之。”意同口温,今已废用。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钟乳石、白石脂各六铢,通草十二铢,桔梗半两,硝石(一方用滑石)六铢。为粗末,水煎取汁,内硝石令烊化分服。治妇人缺乳。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正七品上。
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