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舌难伸缩,口开难合,不能吮乳,甚至阻塞喉部,不能啼哭等。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热蓄于胃,熏发于口腔所致。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拭去汁液或恶血;再用淡盐汤
儿科著作。1卷。清·庄一夔撰,刊于1777年。本书专论小儿慢惊风的治法,作者主张以温补为主,反对用寒凉攻伐。书中列述慢惊风症候,并介绍经验方2首。内容简要,刊本颇多,流传较广。
见黄氏医书八种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地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见《陕西草药》。为金牛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亦名胎前虚热。《女科秘宝》:“初孕自发大热,服凉药更甚,此胎之虚热也,服四物汤再加人参、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