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豆腐渣堆铺舌面,颗粒大,松而厚,容易刮脱,表示内聚浊邪,由于胃中阳气有余,蒸发骨中浊腐之气上升而成,多属热证。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猫须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经络名。十六络脉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博动之处,是宗气的表现,宗气以胃气为本,故称作胃之大络。②推拿穴位名。位于左乳下三寸。《厘正按摩要术》:“虚里,在左
病名。指发生在婴儿眉部的湿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鍊眉疮。多由婴儿禀受遗毒所致。婴儿出生后,眉间皮肤出现糜烂、流水、结痂、脱屑,其状如癣,瘙痒不止,时轻时重,常生不愈。外用百药煎15克,生白矾6克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方。摩挲石少许,曾青、冰片、胆矾各一分。为细末,点眼。治因外伤而致的血灌瞳人外障。
舌尖白苔舌根黄苔。见于表邪将解而里热盛,宜清里热。若表证未罢者,宜先解表,后攻里,杂病见此舌,亦属里有实热。
病证名。又名捏破涎涡儿。《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颐上。”治宜温中健脾。用益黄散、理中丸。
跗骨的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连翘薄荷饮,见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艾纳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