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百会疽。见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南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千金翼方》。为肉桂药材之一种,系加工除去栓皮者,详肉桂条。
推拿手法名。提捏起肌肤以后,再予放松,使肌肤恢复原状。在捏、弹、拿等手法中,都有放的动作。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参见九科条、十三科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痓病章》。指气血虚极,不能养筋所致的痓病。《医学正传·痓病》:“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候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证见四肢搐搦,头昏目花,自汗,神疲,气短
苔白而厚,津液甚多。此为脾阳不振,寒湿停滞之象,宜温中健脾化湿(见《伤寒舌鉴》)。
见《云南中草药》。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北宋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本草辨误》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