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雪

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一。《群芳谱》:“言积寒凛洌,雪至此而大也。”《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大雪为节者,形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黄河流域一带通常在这时逐渐积雪。

猜你喜欢

  • 咽嗌

    出《素问·血气形志》。《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咽嗌痛不能纳气与食,为地气闭塞。”嗌者,“咽也”(《说文》)。咽嗌,即咽。详该条。又清·袁仁贤《喉科金钥全书》卷上:“嗌者,口内总机关,统咽喉言也。”

  • 寒热错杂证

    指寒证与热证错杂互见的病证。如《伤寒论》乌梅丸证即为治寒热夹杂者。《方函口诀》:“厥阴多寒热错杂之证。”除上下寒热交错之外,又有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等。详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条。

  • 寒湿凝滞痛经

    病证名。多因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涉水感寒,寒湿之邪伤及冲任胞宫,血被寒滞,经血下行受阻所致。症见经血色黯有块,血行涩滞不畅,下腹部冷痛或绞痛,得热痛减。治宜温经祛湿,活血止痛。方用当归四逆汤、少腹逐瘀

  • 节骨草

    ①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木贼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笔筒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李之材

    【介绍】:明末医家。字素庵。祁阊(今安徽祁门)人。初习儒,后究心于医。70余岁时积一生之经验辑成《医宗领要》(约1628~1644)2卷。首载生长原始,继述内外景,运气、诸证诊切等,以合人之生成、患疾

  • 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 莫伯盛

    【介绍】:宋代人。字致道。乌程(今浙江吴兴)人。通医学,曾刻《博济方》,并集家藏经验方,编有《莫氏方》一书附于后,已佚。

  • 脾虚寒证

    病证名。指脾气、脾阳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脾虚寒病,泄泻,腹满,气逆,呕吐,心烦不得卧,肠鸣,虚胀,饮食不消,劳倦,虚羸,喜噫,四肢逆

  • 李明之

    【介绍】:见李杲条。

  • 槲白皮

    出《崔氏纂要方》。为槲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