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蓟散

大蓟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大蓟散

药方名称大蓟散

别名大蓟饮子(《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

处方大蓟根(洗)犀角(镑)升麻白皮(炙)蒲黄(炒)杏仁(去皮、尖)桔梗(去芦,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主饮啖辛热,热邪伤肺,肺痈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济生》卷二:大蓟散

药方名称大蓟散

别名大蓟饮子

处方大蓟根(洗)1两,犀角(镑)1两,升麻1两,桑白皮(炙)1两,蒲黄(炒)1两,杏仁(去皮尖)1两,桔梗(去芦)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饮啖辛热,热邪伤肺,呕吐出血1合或半升许,名曰肺疽。

用法用量大蓟饮子(《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丹溪心法》。

摘录《济生》卷二

猜你喜欢

  • 六度煎

    药方名称六度煎处方当归1钱,芍药1钱,附子1钱,黄耆1钱,虎胫骨1钱,土茯苓8钱。功能主治霉疮,筋骨疼痛,诸药不效,形体虚惫者。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合,去滓,再以水6合,煮取4合,又以水4合,煮取

  • 化积散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化积散药方名称化积散处方山楂(炒)麦芽(炒)神曲(炒)槟榔(炒)鸡内金(炒)二丑(炒)各500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消食滞,化痞积。治小儿宿食不化,积滞痞块,面色萎黄,不思饮

  • 调血汤

    药方名称调血汤处方当归、白芍、枳壳、陈皮、黄连、大黄、广香、甘草、车前。功能主治痢疾,赤白相杂者。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来泉散

    药方名称来泉散处方雄黄1钱,鸡内金3个(焙脆存性),生白矾1钱。制法上为细末,入瓶收贮听用。功能主治乳蛾。用法用量令患者先用凉水漱口,将药用竹管吹至喉中,即吐涎水碗许,其痛立止。摘录《回生集》卷上

  • 护心托里饮

    药方名称护心托里饮处方人参、黄耆、当归、川芎、甘草、白芍药、乳香、木香、乌药、官桂、防风、枳壳、桔梗、厚朴各等分。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水煎服。摘录《直指附遗》卷二十二

  • 补虚正气粥饮

    药方名称补虚正气粥饮处方黄耆(细锉)2两,人参1两,米2合。制法上三味,锉二味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诸痢疾、水泄霍乱,并泄血后,困顿不识人。用法用量以水3升同煎,取2升,去滓,下米煮粥服。摘录《圣济总录》

  • 复方白藓皮煎剂

    药方名称复方白藓皮煎剂处方白鲜皮15g,赤芍9g,赤苓9g,炒僵蚕9g,银花15g,连翘15g,蛇床子9g,生地9g,丹皮6g,防风6g,白芷4g,生甘草3g,黄耆15g。功能主治药物性皮炎。用法用量

  • 黄芩茱萸丸

    药方名称黄芩茱萸丸处方黄连30克(陈土炒)苍术23克黄芩(土炒)陈皮吴茱萸各38克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湿热吐酸。用法用量每服3~6克,津液咽下。摘录《简明医彀》

  • 克银癣软膏

    药方名称克银癣软膏处方红粉5g,秦皮乙醇流浸膏15g,川槿皮乙醇流浸膏10g,补骨脂乙醇流浸膏10g,加亲水性软膏基质60g。功能主治银屑病。用法用量调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止麻消痰饮

    药方名称止麻消痰饮处方黄连黄芩茯苓半夏桔梗枳壳陈皮天麻天南星细辛甘草栝楼仁功能主治治口舌麻木,痰涎壅盛,或身麻肉瞤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血虚,加当归,气虚,加人参。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