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解剖部位名称。指骨节间相接之处,即关节。又称骨髎。
证名。指外伤后由于气闭、气滞引起的病。多因跌扑、挤压、坠堕、打击,致使体内气机闭阻或凝滞不行所致。气闭者,可见人事不省;气滞者,可见胸胁胀闷窜痛,痛无定处,甚则呼吸牵掣作痛,心烦、气急、咳嗽,但胸腹触
见伤寒六书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邕。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精习经方,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撰有《药录》2卷,已佚。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参见太医院条。
见《食疗本草》。即竹茹,详该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女科》。属阴挺范畴。指阴中突出一物如茄子,俗名茄子疾。参见阴挺条。
出《本草纲目》。即脐带。详该条。
出谢文祥《救产全书》。即胞衣。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