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厥阴俞条。
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位于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琼瑶神书条。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厥阴肝经,见该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胁痛。详该条。
即葳蕤汤第一方,见葳蕤汤条。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证治参见肋疽条。
见《广东中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灵枢·癫狂》。又名眦,俗称眼角。为上下眼弦的联合处。外眼角称外眦;内眼角称内眦。两眦内应于心,为五轮之血轮。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眦部疾患,常与心或小肠有关。
见头窍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