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科简效方

四科简效方

书名。4卷。清·王士雄辑。刊于1854年。本书分甲、乙、丙、丁四集,收录内、外、女、幼四科的单验方,每科又根据不同的病证标题列方,现有《潜斋医学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见素问直讲条。

  • 刘汉基

    【介绍】:清医家。四川巴县人。公元1722年曾在太医院任职,撰《药性通考》8卷,论415种药物之药性与主治,並附或问以答疑难。另列有医论25则以论杂证及其治方。

  • 京菖蒲

    见《药材学》。为九节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 大头痛

    病名。见《此事难知》卷四。即大头瘟。《医碥》卷三:“大头痛,头肿如斗,俗云大头瘟。天行疫气所发。”详见大头瘟条。

  • 食色绅言

    养生类著作。明·龙遵敍撰。本书以“食”、“色”为纲,论述保健延年之道。如“饮食绅言”认为,养生之要应为俭食,俭食可以宽胃,宽胃可以养气,养气可以延年。“男女绅言”提出节欲是养生的重要法则之一,而诸欲之

  • 经乍来乍多

    病名。指经血忽来而月经量甚多。秦景明《女科医宗大成》:“此因阳气乘阴,血热流散,以致经血乍来乍多。而在月前者,治用三黄汤(熟地、黄芩、黄芪、茯苓、当归、蒲黄、人参、甘草)。”

  • 头维

    经穴名。代号ST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足少阳之会。位于头部额角入发际0.5寸,距头正中线4.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额角发际侠本神两旁各一寸五分”(《针灸甲乙经》

  • 神仙减水法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人参、天花粉、知母、黄连、苦参、麦门冬、浮萍、扁豆、黄芪各一两,黄丹少许。为细末,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治三焦虚,三消渴疾,日夜饮水无度。

  • 口不仁

    症名。口舌麻木,感觉减退的症状。可见于中风或脾胃积滞等病。或口服乌头等一类药物过量亦会出现短暂的口舌麻木。参见口麻条。

  • 理瀹骈文摘要

    书名。又名《理瀹骈文二十一种膏药》。辑人不详。2卷。刊于1875年。本书取吴尚先《理瀹骈文》一书中的21个膏药方(附糁药方27种,补录验方10余首)编成。上卷述各方的治疗病证;下卷记各方的配合制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