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普济本事方条。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雪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检查肛肠病的一种工具。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一。类似现代之窥肛器。
病证名。多见于小儿。常因痧痘疮疹邪毒上蒸于肺,结于咽喉所致。症见咽喉肿痛,干涩,失声不语。治宜解毒祛邪。用粘子解毒汤加减。参见痘疮条。
病名。指女子寒瘀留积胞宫所致瘕块。一名血瘕。《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之。”亦指血
见广温疫论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