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从八品上。参见太医署条。
病名。一名痰嗽。指痰盛致咳。《医学入门》卷四:“痰咳,痰出咳止。胸膈多满。……痰郁肺经,咳则涎多。或结胸者,二陈汤加枳、梗、瓜蒌、黄芩、贝母,甚者鹤顶丹;痰积流入肺脘,久咳不得睡者,兜铃丸;痰因火动者
见《本草纲目》。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茹十眉《五官病》。即目内陷,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见三因极-病证方论条。
病证名。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产后恶血入腹,以致面色黑暗,发现面部突然变黑,呼吸急促欲死,治宜散瘀补气。苏木一两,水三盅,煎至一盅,调人参细末五钱服。”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前正中线胸骨剑突末端向上1.5寸处。一说“在鸠尾穴上1.5寸”(《中国针灸学》)。主治胃腕寒痛,喘息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