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多由风寒外侵,风盛血燥,寒滞血脉,肤失濡养而成。患处皮肤枯燥,干裂疼痛,甚则皮脱。用葱汤外洗,涂润肌膏。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由肝脾二经火毒而成。此证生于腋下,坚硬若钉头,痒且痛,色紫黑,身有寒热,四肢拘急,烦躁作呕,痛引半身。宜服麦灵丹、蟾酥丸之类汗之。余参见疔疮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火针。《针灸聚英》:“火针即煨针也。”见火针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篇》。即肩髃。见该条。
即水谷之精。详该条。
古代道家通过吞食药物以求养生的一种方法。据记载吞食药物甚广,《抱朴子内篇·仙药》记有丹砂、黄金、白银、诸芝、五玉、云母)明珠、雄黄、太乙余粮、石中黄子、石桂、石脑、石硫黄、石、曾青、松柏脂、茯苓、地黄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佛指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