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和血丹

和血丹

《中药大辞典》:和血丹

药材名称和血丹

拼音Hé Xuè Dān

别名胡枝子(《植物名实图考》),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胡枝子全草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茎枝具棱及翅,密被白色绒毛。3出复叶;总叶柄长2~8厘米;小叶片广倒卵形、卵圆形,长4.5~7厘米,宽3~5厘米,侧生小叶较小,先端圆或微缺,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及叶柄初时均密被绢状毛,后渐脱落。总状花序,在枝端成圆锥花序,均被绢状毛;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淡青紫色,长约1厘米,旗瓣与龙骨瓣等长,翼瓣较短;雄蕊10,2束;雌蕊1。荚果倒卵状椭圆形,长约1厘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干燥山坡及林缘草丛中。分布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植物名实图考》:"破血。"

复方治闷痧(头晕目花,或头痛沉重,汗不发,上身酸麻):和血丹叶或根一两,檵木叶五至六钱,茅根四至五钱,紫苏一两,煨熟去皮的老姜数钱。水煎加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和血丹

药材名称和血丹

拼音Hé Xuè Dān

英文名Root of Dadvid Bushclover

别名胡枝子、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山苜蓿夜关门、羊罩机、山豆根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叶胡枝子的带根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备用。

原形态大叶胡枝子落叶灌木,高达2-3m。枝条密被柔毛,老技有翅,幼枝具援。叶互生,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较大,侧生小叶较小,长3.5-9cm,宽2.5-6.5cm,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圆形,两面密被黄色绢毛。花密集成短总状花序,腋生,枝梢部呈圆锥花序;小苞片卵形,每苞腋内着生2朵花;花萼钟形,萼齿5深裂,裂片比萼简长,披针形,有柔毛;花冠蝶形,紫色,旗瓣多为长形,长约1.2cm,翼瓣短,暗紫色,龙骨瓣超出翼瓣之外,呈小舟状;雄蕊10,二体;花柱山弯,柱头小。荚果倒卵形,长0.8-1cm,密生绢毛。种子椭圆形,扁平。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干旱的向阳山坡、路边草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具棱及翅,密被白色绒毛。三出复叶,多皱缩,总叶柄长2-8cm;完整小叶广倒卵形,卵圆形,长3.5-9cm,宽2.5-6.5cm,侧生小叶较小;叶端圆或微缺,叶基圆形,全缘,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及叶柄均密被黄白色绢状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枝密被柔毛,花萼阔钟状,花冠暗紫色。荚果倒卵形,长8mm,密生绢毛。气微,味谈。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其细胞大小差异较大,垂周壁均波状弯曲。下表皮密布平轴式气孔,副卫细胞。2个;上、下表皮均具非腺毛,下表皮尤多,非腺毛2-3细胞,长166-855μm,直径12-18μm,壁疣明显,顶端细长渐生,基部多弯曲,有l-2个短细胞,毛痕类圆形。叶脉处可见纵向整齐排列的草酸钙方晶,直径12-18μm,形成晶鞘纤维。

化学成分根皮含胡枝子素(lespedezaflavanone)A、B、C、D、H、I、J,二十二烷酸(docosano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染料木甙(genistein-7-glucos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十四烷酸(tetradeco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芹菜素(apigenin),刺素(acacetin),黄芩素(baicalein),3,4-二羟基肉桂酸(3,4-dihydroxycinnamic acid),染料木素(genistein),豆甾醇(stigmasterol),苯甲酸(benzoic acid),儿苯精(catech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原矢车菊素B-3(procyanidin B-3),原飞燕草素B-3(prodelphinidin B-3),三十六烷(hexatriacontane),三十八烷(octatriacantane)等。

性味甘;平

归经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止血;通经活络。主外感头痛;发热;痧疹不透;痢疾;咳嗽咯血;尿血;便血;崩漏;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珠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珠树药材名称白珠树拼音Bái Zhū Shù别名滇白珠树、小透骨草、透骨香、钻骨风、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贵州]、满山香、满天香、洗澡叶、冬绿树来源为杜鹃花科

  •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药材名称杉叶拼音Sh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嫩叶或叶片。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

  • 金背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花药材名称金背枇杷花拼音Jīn Bèi Pí Pá Hu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5~6月采摘,晒干。性味甘苦,平。功能

  • 山蒜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

  • 云南油杉

    药材名称云南油杉拼音Yún Nán Yóu Shān别名杉松、松壳络树、杉松苞、杉老树、杉树出处始载于《中国裸子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云南油杉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

  • 蒙古马兰

    药材名称蒙古马兰拼音Měnɡ Gǔ Mǎ Lán英文名Mongolian Kalimeris,all-grass of Mongolian Kalimeris别名北方马兰、羽叶马兰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

  • 桤木皮

    药材名称桤木皮拼音Qī M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cremastogyne Burk.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30-

  • 羊肌藤

    药材名称羊肌藤拼音Yánɡ Jī Ténɡ别名老鼠吹箫、风藤草、鸡舌头叶来源清风藤科羊肌藤Sab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江西、云

  • 冬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凌草药材名称冬凌草别名冰凌花、冰凌草、六月令、山荏、破血丹、明镜草、彩花草、山香草、雪花草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 (Hamst.) C.

  • 乌蔹莓五加

    药材名称乌蔹莓五加拼音Wū Liǎn Méi Wǔ Jiā英文名bark of Treebineleaf Acanthopanax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乌蔹莓五加的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