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发际

发际

①体表部位名。头发的边际处。其中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称前发际;项部上方的头发边缘称后发际。《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发际,至额颅。”②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小儿风痫者,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上发际宛宛中,三壮,炷如小麦大。”《类经图翼》定名为发际。主治头风眩晕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针灸疗法入门》所载前发际与本穴同位。③经穴别名。即神庭,见《普济本事方》。

猜你喜欢

  • 赤葛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详该条。

  • 沈源

    【介绍】:清医家。又名江。字岷源,晚号抱元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精医学,曾官于太医院,因母病辞归,乾隆年间(1736~1795)有医名,善治疑难怪症。尝搜集历代医书及笔记所载奇证、怪症等治案400

  • 抱犊集

    兽医学著作。1卷。清代作品,撰人及撰年均未详。本书介绍牛病理论、病候、诊断、针刺穴位与方法以及药性配伍与处方等,并附绘图。本书于1959年经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所校勘后,由农业出版社影印出版。

  • 重订傅青主女科

    见世补斋医书条。

  • 曾孚先

    【介绍】:宋代人。撰有《保生护命集》1卷,已佚。

  • 心下痞硬

    证名。一名心下痞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胃脘部有堵塞满闷不适感而按之硬满者。多因胃气虚弱,邪气逆结所致。治当扶胃攻邪。因协热利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汗出胃虚,客气上逆,

  • 鱼翔脉

    七怪脉之一。脉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泳状。

  • 痼冷证

    指寒邪长期沉伏于肠胃,阳结不解的病证。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痼冷积热证治》:“痼冷者,中寒也。多因真气既微,胃气不实,复啖生冷冰雪之属,致肠胃虚寒,阴既停凝,阳不能正,大便洞泄

  • 虞天民

    【介绍】:见虞抟条。

  • 棠阴比事

    法医学著作。1卷。宋·桂万荣撰。刊于1213年。本书编录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各冠以四言标题。其中有一些涉及法医鉴定的内容。现存《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