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发热

发热

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一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常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属于实,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内伤多虚,可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由于发热的类型不同,又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因发热时间不同,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因发热部位不同,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痰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详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王旭高

    【介绍】:见王泰林条。

  • 五菜为充

    出《素问·藏气法时论》。指葵、韭、薤、藿、葱等五种蔬菜,有充实健康之益,是平衡饮食中的重要辅助食品。

  • 澄茄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豆豉姜之别名,详该条。

  • 水萍

    出《神农本草经》。为浮萍之别名,详该条。

  • 大一

    见太乙条。

  • 暑中阳邪

    见《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即阳暑。详该条。

  • 伤寒兼惊

    病证名。小儿感受寒邪而兼发惊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伤寒是寒邪客于皮肤,搏于气血,使腠理闭密,气不宣泄,蕴集生热,故头痛,体痛而壮热也。其兼惊者,是热乘心,心主血脉,小儿气血软弱,心神易动,

  • 儿痉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 风咳

    十咳之一,指因风邪乘肺所致的咳嗽。《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有十种咳,一曰风咳,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又肺风、劳风咳亦属风咳。参见咳嗽条。

  • 忽布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啤酒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