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厥阴病

厥阴病

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

猜你喜欢

  • 鼻柱

    ①鼻的中央隆起部分,即下极的下方,鼻尖的上方。又称鼻茎。俗称鼻梁。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作为诊察肝病及三焦气化情况的参考。《灵枢·师传》:“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②指位于左右两鼻孔之间的鼻中隔部分。《医

  • 产后溺血

    即产后尿血。详该条。

  • 喉风

    病名。见《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泛指咽喉多种疾患。《喉科心法》卷上:“考古称喉症,总其名曰喉风。”多因风热搏结于外,火毒炽盛于内,肺失清肃,火动痰生,痰火邪毒停聚咽喉所致。《喉风论》卷上:“无言喉风者

  • 眼科龙木论

    见龙木论条。

  • 耳聋治肺

    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肾虽开窍于耳,然肺经之结穴(龙葱)在耳中。故温热暑疫致之耳聋皆可从肺治。《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坎为耳,故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金

  • 水剑草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 十一脉

    指五脏六腑所属的十一条经脉。《难经·二十五难》杨玄操注:“五藏六府各一脉,为十一脉。”早期的经脉学著作马王堆汉墓《阴阳十一脉灸经》已载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太

  • 啜脓膏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 腋痈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掖痈、夹肢痈、挟痈、夹痈。多由肝脾二经结热,气滞血凝所致。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疼,乃生寒热;或初起患处即红肿热痛,身发寒热。初宜服柴胡清肝汤,外敷冲和膏;若脓成

  • 耳根痈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多由肝胃毒火上冲所致。症见耳根肿痛、色红,或寒热间作。治宜解毒消肿。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