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上骱手法。是应用手的技巧,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详见上骱手法条。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谓“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在人体来说,阴所代
相互参照类比。诊法上要从复杂的症状、体征中,相互比较,分析归纳,才能抓住重点,作出正确的判断。《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见《中药志》。为虻虫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蒺藜散,见该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生平欠详。著有《小儿形证方》2卷。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唇口蠕动。唇为脾之华,脾虚则唇口蠕动。治宜补脾健胃。用七味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