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捏脊。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荷苞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位于太阳穴的上方。《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两额,在太阳之上。”
丛书名。14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896年。《脉义简摩》8卷;《脉简补义》2卷;《诊家直诀》2卷;《辨脉平脉章句》2卷。周氏自称这四种“皆依旧义而衍释之。《简摩》,正义也;《补义》,余义也;《直诀》
病证名。又名寒泄。见《证治要诀》卷八。多因寒气内袭,脾阳虚衰所致。《时病论》卷三:“盖寒泻致病之原,良由感受乎寒,寒气内袭于脾,脾胃受寒则阳虚,虚则不司运用,清阳之气,不主上升,反下陷而为便泻。故所下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象软弱。《诊家正眼》:“曰卑者,营气弱也,阴脉衰也。”
病名。指头顶部骨损伤。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证治详见脑骨伤条。
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阴恢复,胃气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