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褚氏遗书·精血篇》。多因妇女由于性欲未遂,久则影响情志所致。症见乍寒乍热,喘嗽,白淫,甚或经闭成痨。治宜舒肝理脾,开郁降火。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介绍】:明儿科医家。字民济,晚号虚明山人。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活于十六世纪。幼得异传,为小儿医,治病有卓效。尝从南浦归,闻岸上哭声甚悲,询知为某氏独子暴绝。惠往视之,见儿胸间尚温,急作汤剂灌之
医话著作。2卷,续编1卷。清·许豫和撰于1785年。本书以医话体裁,随笔记录诊治和读书心得,分析古方,辨解药性,并节录一些医家有关论述。全书通俗易懂,对儿科疾病证治尤多阐发。
痧证之一。又名黑痧。《张氏医通》卷九:“近时有感恶毒异气,而骤发黑痧,俗名番沙。卒然昏倒腹痛,面色黑胀,不呼不叫,如不急治,两三时即毙。有微发寒热,腹痛麻瞀,呕恶神昏者,或濈濈汗出,或隐隐发斑,此毒邪
指寒邪直接侵犯三阴经。《医学入门·伤寒》:“若不自阳经传来,直中三阴之经,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阴自受寒也,上症加之呕吐,少阴自受寒也,又加之小便不利,厥阴自受寒也。”《景岳全书·伤寒典》:“若初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症见肛周皮赘下垂,自觉搔痒。宜驱风止痒,可服秦艽羌活汤,或手术治疗。即赘皮外痔。
见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鹅不食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指压麻醉。见该条。
同正气,泛指构成和维持生命的精华物质及其功能。《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具体如生殖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
指伤寒禁吐之证。①太阳病应发汗禁吐。②少阳病禁吐。③少阴病膈上有寒饮者禁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