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补汤
即十全大补汤,见该条。
即十全大补汤,见该条。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胁痈。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SJ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通间、通门。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腕背横纹上4寸,尺桡两骨间。一说“肘前三寸外廉陷者中”(《太平圣惠方》);另说“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布有前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即补阳。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功法。是托名墨子而引动内气,为布气打基础的一种行气功法。见于宋《云笈七韱》卷59中。其方法:正仰卧,握固,叩齿,嗽口咽津,缩鼻徐徐纳气,将极满,以口徐徐吐之,吐后一咽,又复鼻纳气,口吐之;凡纳气,
病名。有头疽生于天柱骨偏上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证治同脑疽。
外感不得卧之一。指阳邪陷于血分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血热不得卧之症,昼则了了,夜则发热,睡中盗汗,心烦惊起。”治疗如清阴中伏火,丹溪有知柏四物汤。左尺沉数,加羌活、独活;左关沉数,加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