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便良方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厥证之一。因肝气厥逆上冲所致的厥证。《证治汇补·眩晕》:“肝厥之证,状如痫疾,僵仆不惺,惺则呕吐,头眩发热。宜二陈汤加柴胡、枳壳、甘菊、勾藤、干葛、山栀、生姜。”勾藤散、石膏汤等方均可选用。参见厥证条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门》。即指经行先期。详该条。
焦,在此指脊柱棘突;七焦,即第七、八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膈腧在七焦之间。”
《素问·痿论》:“肾热者,色黑而齿槁。”《证治准绳·杂病》:“肾热者,轻按之不热,重按之至骨,其热蒸手,如火如炙。”肾热有虚实之分,参肾实热、肾虚热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克企。原籍姑苏(今江苏苏州)。祖父严道通,以医业起家,后来迁居金陵(今南京一带)。永乐(1403~1424年)年间,在太医院学医,后行医,有医名。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逢源》作鼠穴。即承泣穴,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长春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