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化癥回生丹

化癥回生丹

温病条辨》卷一方。人参六两,肉桂两头尖麝香姜黄川椒炭、虻虫三棱红花苏子霜、五灵脂降香干漆没药香附吴茱萸延胡索水蛭阿魏川芎、乳香、高良姜艾叶炭各二两,公丁香苏木桃仁杏仁小茴香炭各三两,当归尾、熟地黄白芍药各四两,蒲黄炭一两,鳖甲胶一斤,益母草膏大黄各八两。先将大黄用米醋一斤半熬浓,晒干为末,如此三次,晒干后与余药研末,以鳖甲胶、益母草膏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五分,每服一丸,空腹温开水或黄酒送下。功能活血化瘀,破积消坚。治燥气延入下焦,搏于血分而致的癥病,及疟母癥结不散;妇女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猜你喜欢

  • 风冷失声

    病证名。即风冷失音。《诸病源候论》卷二:“风冷失声者,由风冷之气,客于会厌,伤于悬癰(雍)之所为也。声气通发,事因关户,会厌是音声之户,悬癰(雍)是音声之关,风冷客于关户之间,所以失声也。”参见暴瘖、

  • 五阴气俱绝

    指五脏精气衰竭。五脏的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衰竭时,则神志活动障碍,出现转眼不视,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状。《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 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见伤寒发微条。

  • 蚊枝叶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黄荆叶之别名,详该条。

  • 胕疝

    古病名。指脐下有硬结肿块的一种疝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胕疝也。”《医宗必读》卷八:“疝,足阳明筋病,内有脓血,即巢氏之胕疝,子和之血疝也。宜用桃仁、玄胡索、甘草、茯苓、白术、

  • 煖痰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绝,醒则吐出如绿豆粉,浓厚而带青色,此寒极之痰。……惟以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胸前,熨完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口,

  • 初生三病

    初生儿三种急症。《太平圣惠方》初生儿须防三病。一撮口,二着噤,三脐风。皆急病,脐风尤甚。各详该条。

  • 疮疡内托法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疡医准绳》卷一。又名托里法、托法。是运用补益气血为主、活血解毒为辅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防止毒邪内陷的方法。具体运用分为两种:①托毒透脓法。适用于疮

  • 五十三号大壮方

    《痧胀玉衡》卷中方。桃仁、红花、独活、细辛、山楂、香附、青皮。水煎,加童便服。治倒经痧,即经行之际,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衄,或吐血,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原著无方名,本方方名来自《杂病源流犀烛》

  • 刘和斋

    【介绍】:见刘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