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刺法论篇

刺法论篇

素问》遗篇篇名。本篇主要论述五运六气升降失常与疾病产生和疫疠流行的关系。并列举出刺法吐法、浴法、药法等防治方法。而最重要的,是提出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及“复本”、“归宗”等基本观点。本文着重论述的预防方法,以刺法为主,故名。

猜你喜欢

  •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

  • 金薄荷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杨穆如

    【介绍】:见杨时泰条。

  • 阴门

    见《石室秘录》。指妇女的阴道外口。

  • 哈士蟆油

    见《中药志》。即蛤蟆油。详该条。

  • 鹅掌风

    病名。生于手掌的一种皮肤病。《外科正宗》卷四:“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多因感受风毒,凝结皮肤,气血失养所致;或由接触传染而得。初起手掌及手指皮下生小水疱、瘙痒,继而疱破,迭起白皮,

  • 汪省之

    【介绍】:见汪机条。

  • 瞳神不正

    证名。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 忽作喘

    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古称卒上气、卒喘。多由感风感气,或多食多饮而然。治疗须察其所感施治,如用定喘汤加减等。参见卒上气、喘证等条。

  • 牙皂

    见《本事方》。为猪牙皂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