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骨之呈长柱状者。如股骨、胫骨等。多中空如管,充藏骨髓。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风邪伤及脾胃而致痢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治风痢便清血,或下瘀血,注下无度,用胃风汤;《医学入门》卷五治风痢恶风鼻塞,身痛色青,或纯下清水,用古苍术汤、神术散;《时病论》卷三治风痢先泻
即五输穴,见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四肢逆冷不温的症象。出《素问·阴阳别论》。多见于虚寒之证。如伤寒少阴病见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下利清谷而用四逆汤等。亦有因热邪郁遏所致。《伤寒明理论·四逆》:“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者是也。……若
出《岭南卫生方》。为麻油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