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肝、心、脾、肺、肾五脏与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合称十一脏腑。见《侣山堂类辨》:“十一脏腑,应天之六津五音。”
出《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即趺蹶。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①厥证之一。指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而厥者。《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野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①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其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故名。②侵犯阳经的邪气。
气功术语。即把舌下的唾液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