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冲脉

冲脉

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等篇。其循行路线,所载多有出入,《针灸甲乙经》:“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口唇。”本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腹股沟中央的气街(气冲)部,与足少阴肾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腹气逆拘急,躁热,瘕疝,喘动应手,不孕,痿症等(图60)。

图60

猜你喜欢

  • 胎前停食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 马俶(chù)

    【介绍】:清代医家。字元仪,江苏苏州人。学医于李中梓、喻嘉言,尽得其传,为当时名医,撰有《印机草》(又名《马氏医案》)一书,另校定沈朗仲所撰之《病机汇论》一书。

  • 六合

    ①经别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分成的六对组合,故名。即以足太阳经别、足少阴经别为一合,足少阳经别、足厥阴经别为二合,足阳明经别、足太阴经别为三合,手太阳经别、手少阴经别为四合,手少阳经别、手厥阴经别为五合

  • 俞柎(fū 夫)

    【介绍】:见俞跗条。

  • 水性流下

    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比喻水湿邪气所致病变有向下趋势的特点,如腹泻、下肢倦怠和浮肿等。

  • 茨梨

    见《分类草药性》。即刺梨,详该条。

  • 陈宅之

    【介绍】:元代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与其父陈瑞孙同著《难经辨疑》,已佚。

  • 锤骨

    骨名。又名五指骨。见掌骨条。

  • 大豆卷

    出《本草经集注》。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 蔡维藩

    【介绍】:明代医家。江苏盱眙人。长于儿科,著有《痘疹方论》、《痘疹集览》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