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郁

猜你喜欢

  • 胸胁苦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胸胁部满闷不舒。《内经》有“胸胁支满”(《灵枢·经脉》)、“胸胁满”(《素问·刺热论》)的记载,义同胸胁苦满。因肝胆经气机失调,胆火内郁于胸膈所致。常见于少阳病

  • 幼科要略

    书名。2卷。清·叶桂撰于十八世纪中期。本书对小儿的一些杂病如伏气、风温、夏热、厥逆、疳、胀、痧疹、惊等的辨证和方药作了简要的叙述。后经周学海补注增订,辑入《周氏医学丛书·二集》中。

  • 豆渣石

    出《盘山志》。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 燕子石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石燕,详该条。

  • 庭孔

    【介绍】:见廷孔条。

  • 冬青实

    出《本草图经》。即冬青子,详该条。

  • 目中不了了

    证名。指目视昏矇不清。多由阳明腑热炽盛,邪热上蒸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论本义》:“其目

  • 气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 余含棻(fēn 分)

    【介绍】:见余梦塘条。

  • 针灸杂说

    见针灸四书条。